將臨期第一週:帶著希望的等待,《以賽亞書 9 : 6-7》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以賽亞書 9:6-7 (和合本)
在周遭令人擔憂和痛苦的情況下,「希望」一詞帶來的問題對許多人來說既迫切且未能得到答許。 我們的日常現實生活中充滿了絕望、失落和不公義。 在這將臨期,我們靜待著一個充滿傷痕、空虛和渴求希望的世界。 當我們把焦點集中於耶穌基督的降世時,我們發現祂的降臨正是為了我們今天正在生活的世界。
在耶穌降臨前數千年,聖經作者、先知和歌曲作家反復使用希伯來語「 Yakhal」 或「希望」一詞來表達他們對默西亞的等待。 這種等待在耶穌誕生後一直延續,並持續到我們現今這充滿抱怨的世界裏。 所有的創造物和歷史都在等待。我們還沒有走到盡頭; 我們的生命都因等待而黯然失色。 正如《詩篇》作者在 《詩篇》130 章 5 節中所描述:「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話。」
「希望」通常被理解為對環境結果的樂觀、預期或一廂情願的想法。 但 《以賽亞書》 所預言的「希望」與這些都無關。 這是一個「人」擁有的希望。 傳教士阿蘭·斯坦利·瓊斯(E. Stanley Jones)寫道:“、「早期的基督徒並沒有沮喪地抱怨:『看看這世界已經變成了甚麼樣』,而是高興地說:『看看這世界發生了的事!』」
在這季節,我們可能很容易往外看並為我們的現實感到遺憾,而我們是有權這樣做的。 絕望中的希望不是要掩飾痛苦、逃避現實或安慰自己。 希望就是讓我們自己去觀察和感受我們豐富的經歷,然後,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耶穌與祂為王身上。 事實上,希望只在絕望中才有意義。 神學家 G·K·卻斯特頓(G.K. Chesterton)曾寫道:「只要事情真的充滿希望,希望就只是奉承或陳詞濫調;只有當一切都絕望時,希望才開始成為一種力量。」
希望是強大的。 它與預期和行為有所關連。 它既在地平線上,又在每人的手中。 超越環境,它體現在耶穌基督為王和祂的帶領之中。 當我們活在這個真理之光,希望就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它改變了我們創造的方式、我們哀悼的方式、我們適應的方式以及我們愛的方式,這一切都充滿希望。 它不是一種心態,而是一種面對絕望時那堅定及有規律地表達的信任。 在憤世嫉俗和冷酷無情的氛圍中,我們需要有意識地、不懈地,甚至是有條不紊地追求希望。
在令人筋疲力盡的一年即將完結時,我們可能懷著絕望的心情進入降臨期。 但願我們張從前的人的一樣,讓自己進入一種刻意等待的狀態。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使我們大有盼望((羅馬書 15:13))。 阿門。
- 你如何表達你對耶穌的等待? 無論是在藝術創作、歌曲還是對話中,降臨節是表達我們對耶穌和祂的王國深切渴望的時刻。
- 在一個充滿著絕望的時代,將臨期的實踐就是有著希望的操守。 在《羅馬書》 15 章,門徒保羅描述了聖經 如何滿足我們的希望。 有些行為能讓我們充滿希望,而另一些行為則讓我們感到絕望。 你如何建立有希望的操守?
撰寫: Daniel Sunkari
攝影: Patrick Hend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