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 透過明智的生活體驗神的同在

“智慧比起完成的藝術品更像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處在時間的最前端,在學習如何應對我們在歷史上所處位置的種種挑戰。 此時此刻,這正在意味著要學習如何處理急速的生活節奏,信息接收各方面的難題。 我們比以前任何一代人都擁有更多的東西,這也很可能是一個適合任何人的事實, 我們總是生活在歷史的懸崖上。
在信息氾濫的生活中,我們的最重要任務是學習如何將我們學到的所有知識有意義地應用於人類共同利益的事物中。 讓事事繁榮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我們在世上向神的敬拜的實際表達,我們需要智慧來學習如何做得好。
《箴言》是聖經中最著名的智慧文學集之一。 成年人把這本書從傳給了小孩,是好幾代人之間,以及神與人之間的對話。 當我們閱讀《箴言》時,我們正在學習智慧的本質,並對於我們正在生存這瘋狂的世界的意義。 這聖經上的經文都是神的印記,如果我們認真對待這一點,我們將會對充實而快樂的生活意義有更深的理解,並與神祂的行為意義達到一致理解。

"《箴言》的常見謬誤便是他僅集中於個人及道德生活。 但此經文的願景更大,並且涵蓋了整個創作過程。"
神的智慧不只是在於道德生活
《箴言》的常見謬誤便是他僅集中於個人及道德生活。 但此經文的願景更大,並且涵蓋了整個創作過程。我們必須生活在快樂及幸福的群體內。 當我們的喜悅不能影響他人時,我們的歡樂便白費了。 《箴言》中所概述的幸福生活,是在正確地敬拜神的時候體現出來。 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本書的第一章,並介紹如何開始運用《箴言》。
但是我們首先需要快速認識一些的背景知識。 此書被普遍描述為所羅門王(大衛的兒子)所記錄的智慧知識,這本書是畢生經歷和與主同行的結晶。 此外,《箴言》第30章「被稱為“阿古爾語”」和《箴言》第31章「被稱為“萊穆埃爾國王之語”」構成了書本的後端部分,很有可能是在公元前700至400年之間撰寫和收集的,《箴言》並不是一本說明書,而是充滿着神的智者之言。它利用藝術、詩歌、隱喻和創作的舖排使我們更深入了解,帶我們越過基本生活去更深入地探討生命。
《箴言》中的智慧是什麼樣的?
希伯來文「Chokmah」一字解作智慧,但該智慧不單純指從知識得到的智慧。「Chokmah」也指把智慧帶到工作的熟練工匠,好使自己不斷成長。這是在一個人的一生中不斷鍛煉和發展精通能力的過程。 智慧與其說是一件藝術品,不如說是一個創作的過程。 我們邀請您花30秒的時間閱讀《箴言》第一章的開端:
箴言 1:1-7
《箴言》的涵蓋範圍是廣闊深遠的,即使是在這書的開端中也是如此。 以下是一些觀察,可進一步加深我們對智慧的理解定義:
智慧是影響行為的知識。 (第2-3節) 真正的智慧與我們如何生活以及如何跟世界互動是不可分離的。 來自神的智慧具有變革性的。
智慧與道德生活息息相關。(第3節) 除了智慧引致我們的所作所為外,我們的行為還必須符合神的公義。 承擔獲得智慧的任務就是要承擔世界的公義。
智慧是世代相傳的。 (第4-5節) 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每分每秒都在進行交流。 我們在《箴言》中都看到這一點,因到提到了智者、智子、年輕人等人物。 因此老一輩和年輕一代之間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被賦予智慧得以體驗生命和充實的生活,這是在有人的存在的條件下發生的。 要認真看待《箴言》的結構,是要理解神的智慧是人類蓬勃發展的前提,並且最好在群體中學習和實踐智慧。"
神的智慧是人類蓬勃發展的前提
在《箴言》中,我們經常看到智慧是由人類蓬勃發展的所構成的,與人類的神聖來源聯繫在一起「即智慧就像生命的源泉(箴言13:14),或者智慧就像生命之樹一樣)(箴言中 15:4)。
十分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在《箴言》中,來自神的智慧能通往生命。 不僅如此,神聖的智慧通常是生與死、繁榮與被壓抑之間的差異。 透過智慧的濾鏡下閱讀《箴言》的下一段,可看到智慧就是人類繁榮的結晶:
箴言 1:8-19
在這一節《箴言》中,我們被給予了一個選擇:將那些有智慧的人的建議融入我們的生活,或因衝動惱網的生活而遭受死亡。 我們的繁榮與正在尋求智慧的共同群體中能夠體驗神息息相關。
確實「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但這是通過人們和群體所給予和學習的東西。 我們從生活中學到關於神的知識,總是從他人身上體驗。 正如美國作家寶拉·達西(Paula D'Arcy)所說:「神偽裝成我們的生命來到我們身邊。」
我們被賦予智慧得以體驗生命和充實的生活,這是在有人的存在的條件下發生的。 要認真看待《箴言》的結構,是要理解神的智慧是人類蓬勃發展的前提,並且最好在群體中學習和實踐智慧。

"《箴言》就是要我們質疑自己目前的生活,並向我們展現一種與神更協調的方式。 是神的話語突破了人類的智慧,呼喚出一種更美好的生活。"
《箴言》就像冰鎬一樣
《箴言》是智慧的細小而強大的工具,他能打破使我們陷入困境的事物。 他是一個冰鎬,刺穿衝破我們的習慣和常規,使我們問問自己是否在體驗豐盛的生活。《箴言》就是要我們質疑自己目前的生活,並向我們展現一種與神更協調的方式。 是神的話語突破了人類的智慧,呼喚出一種更美好的生活。 在最後一部分,我們看到了《箴言》預兆的事例:
箴言 1:20-33
這種強烈的「智慧之母」形象,好像在大街上大喊,邀請人們前來並看看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並不是人們想像《箴言》的人物形象「像聖人般的白鬍子老頭,並為年輕人或窮人提供如何建立良好聲譽和名譽的建議」。
「智慧之母」揮舞著冰鎬在說:「在我的斥責下悔改!」,並真實地體現出來。 建立在堅實基礎上的生活與自私和不公正的生活恰巧相反(見第18-19節)。 神化身為「智慧之母」,正在呼喚我們進入了解更深層次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