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妙和奧秘中發現神

「人類所能擁有最美麗的經驗是神秘奧妙,這是真正藝術與科學起源的根本感情。凡不識神秘者,不再好奇驚嘆者,眼神將黯淡無光,彷彿行屍走肉般。」 — 愛恩斯坦* (Albert Einstein)
我們都相信未見之事,這就是信仰。不過說來諷刺,吸引我們進入信仰的,卻往往是世界上看得見和感受得到的奇妙事物。
信仰是不憑眼見的世界和奧秘,我們參與其中,會得著甚麼靈感和啟示,取決於我們如何以奇妙和擁抱奧秘的眼光看待世界。我們靠近凝視,再靠得更近;又會以創意補充,以喜樂的心接受未知,同時渴望表達我們以有限能力所能捕捉的真理。我們心裡好奇,探索一個目不暇給甚至難以言喻的世界。
對希臘人來說,奧秘一詞是指隱藏的事物,是秘密,是需要揭示而不是解決的。就如爵士樂曲中不和諧的音韻一樣──奧秘不會消失,其任務是帶我們走進那隱藏的境地,讓我們有足夠時間學習。就如花朵不能被逼盛開,揭示奧秘也需要耐性;我們期待過程和奇事,讚歎奧秘的奇妙,由神的靈引導我們,離開事物的表象,明白一切的真理。
奇妙的事物帶我們進入奧秘,邀請我們進入其中──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安頓在問題裡面。我們讚歎奧秘的奇妙,也接受其中含糊不清的感覺;這些疑問引導我們繼續發現,但不一定是發現答案。日常生活的原則和邏輯存在已久,也更容易表達,但藝術家卻經常發現自己身在奧秘之中,如同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說過「天堂的迷失感」,我們就在那裡探索模糊的邊線、微妙的事物和抽象的一切──不是要解釋未知,而是要沉浸在奧秘之中,讓神揭示真理,藉此引導我們離開原地,走向一個不斷擴展的離心圈,看見他的啟示。
畫家喬托(Giotto)的壁畫,將蔚藍和金色的天堂想像帶到人間。同樣,當我們描繪自己的異象時,也能幫助人們跳出物質世界,進入奧秘的深處,使他們透過我們的眼睛、耳朵和心靈,體會奧秘如何向我們揭示。
閱讀聖經的時候,我們看到神正隱藏在奧秘之中,既是有待發現,也是有待保留。若隱若現的奧秘提醒我們事物尚未完全,現實尚未實現。
「救主——以色列的神啊,你誠然是隱藏自己的神。」(以賽亞書45章15節)
神隱藏自己,使我們可以尋找他;我們會努力尋找自己重視的一切,也相信尋找的過程跟結果同樣重要。神已經在創造中留下指紋,又將他的心腸和心思放進他的一切創造;若我們仔細觀察,會看到神的能力和智慧,正在世界和我們心裡隱然作工。我們停下思考和靜默時,會感受到創造主靠近我們;就像鑑賞藝術品時,觀賞者會感受到與藝術家的連結一樣。
神所揭示的奧秘有能力轉化我們,也啟發創作。正如高聳入雲的紅杉就藏在一顆小小的種子裡面,其大小是種子的四萬倍,壽命更長達二千年;坐下思考並不是浪費時間的愚蠢舉動,因為啟示就在那個時刻激發我們成長,幫助我們建立關係,並從嶄新的角度看見現實。
「我曾向神祈求奇事,他就賜給我了。」──曼寧(Brennan Manning)
奧秘邀請我們進入其中,不是為了明白一切,而是使人神魂顛倒;人們因此稱之為信仰──就在我們可以用言語解釋的領域之外。道成肉身的奧秘,他的變像、復活與升天,吸引我們進入一個往上和進深的故事;我們心存敬畏,以驚奇的眼光看著受造的世界,瞥見這位神和他一直延續的故事,如何融匯我們的故事。無論是花朵別緻精細的結構,還是歷代蝴蝶遷徙的智慧──我們從中看見神的指紋,並得著他的點滴啟示。
「人應該把我們看為基督的執事,為神的奧秘的管家。」(哥林多前書4章1節)
我們都是藝術家,負責託管已經揭開的啟示。但丁在《神曲》提到,他面見神的時候,所面對的是l’amour che move il sole e l’altre stelle,意即「是愛,動太陽而移群星」。我們在一個由愛和聖靈塑造的宇宙中生活、移動和存在,我們相信這裡是神所選擇要啟示自己的地方,萬物充滿真理和美善;這些真理和美善,榮耀地映照著我們身處的世界。我們有幸託管和得著這些寶藏──在奧秘和奇妙中發現。
*愛因斯坦著,郭兆林、周念縈譯:《愛因斯坦自選集:對於這個世界,我這樣想》(台北:麥田出版,2016)。
撰寫及攝影—Evie Shaffer
翻譯:Rita P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