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得勝的歡欣 | 將臨期第三週

馬利亞說: 「我心尊主為大; 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 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 因為那有權能的為我做了大事; 他的名是聖的。他憐憫敬畏他的人, 直到世世代代。 ——路加福音 1:46-50
在將臨期眾多主題中,喜樂這個主題,似乎已成為聖誕的同義詞。這個最喜樂的時份充滿我們的心,我們欣賞閃閃生輝的燈光和奇蹟,也不禁愉快起來。數之不盡的聖誕歌和詩歌都在喚起這份感受,唱誦「好佳音將安慰賜下,快樂平安」,宣告「普世歡騰」,並鼓勵我們「高興歡喜」。在這段經文中,第一個聖誕來臨之前,馬利亞心被恩感,唱出類似的頌歌。她全然順服神的旨意和計劃,以喜樂回應;又因她願意順服,開始認識神即將帶來的賜福。
喜樂,來自我們看見光明穿透黑暗,也來自我們瞥見神的平安如何轉化這個世界的悲傷;我們活出信仰的過程,會帶著盼望的姿態,抓緊和平的應許,並以喜樂來回應。馬利亞蒙神充滿盼望的異象所接納,成為祂和平計劃的重要部份;同樣,我們也獲邀擁抱喜樂,慶祝創造主定意為萬有實現的美善。「因為那有權能的為我做了大事。」
雖然馬利亞蒙福成為神計劃的一部份,但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榮耀和救贖正在前方,但此時此刻,馬利亞的角色卻不易擔當——她要承受嘲笑和閒言閒語,要承受分娩的痛苦,又要離鄉別井,為兒子尋求庇護。有見及此,加上我們掙扎受苦的經歷,再說喜樂似乎只是甜膩或幼稚的回應,連馬利亞的頌歌聽來也十分諷刺。
不過從整本聖經的記述可見,神的子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仍然選擇喜樂。堅持喜樂,使我們有能力承受世界的痛苦和困難。喜樂可以(也應該)與悲傷、沮喪和困惑並存,當下的現實可能令人氣餒;但值得喜樂的是,我們並非孤軍作戰。我們可以從群體得著鼓勵和支持,也可以仰賴神的恩典和良善。
喜樂不止是溫馨模糊的感覺,也不止於受境況影響的快樂;喜樂是內心持久的喜悅,無論境況如何,這份喜悅都會繼續存在。放棄喜樂,降服於絕望和憤世疾俗之感,就是宣告黑暗和混沌將會得勝。不過,我們知道事實不會如此。以馬內利來臨,基督與我們同在,真光將會勝過黑暗。
在現今社會中保持喜樂,似乎有點激進;從某個角度來說,喜樂的態度也確實激進。我們在面對失敗、失落和不確定時擁抱喜樂,就是容許自己受神的奇妙作為所塑造——我們在天國的這邊,活出神的平安。
走在將臨時份,我們帶著喜樂,期待那將在聖誕來臨的好消息。耶穌將要來臨,一切將不再一樣。神正在更新和恢復萬有,願萬物以神我們的救主為樂,阿們。
撰寫: Emma Tweitmann
攝影: Ira Ostafiichuk, Teigan Rodger
翻譯:Rita P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