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饒恕中前行

透過以弗所書第二章,反思醫治和饒恕帶來的恢復。
受到所愛的人冤枉,是痛苦的;對方越過界線,我們以為可以信任的人竟然傷害我們。接著,我們可能會面對如何前行的問題——如何正視雙方關係的裂痕?我們能重建信任嗎?
受傷的一方,可能會受到試探,想保持憤怒,而且不願放下憤怒和遭人背叛的感受。即使我們心裡明白報復不能醫治心靈,但仍然有意報復。
若我們就是傷害他人的,則可能會感到羞恥——不止是內疚,更會覺得羞愧。我們的錯誤迴響耳邊,直至那些過錯成為唯一界定我們的東西為止。
我們的傷口似乎永遠不能癒合和無處可逃,但事實是,醫治是有可能的。
「2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3以和平彼此聯繫,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4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位,正如你們蒙召,是為同有一個指望而蒙召。」(以弗所書4:2-4)
醫治來自饒恕,饒恕不是無視傷痛和錯誤的現實;相反,饒恕是傷口的護理,是清潔和包紥我們的情感傷口。我們饒恕,就是正視已經造成的傷害,開始醫治的過程。就如清潔身體的傷口那樣,過程一開始可能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拒絕饒恕只會進一步傷害自己和那犯錯的人,容許傷口潰爛和受感染。
「31一切苦毒、憤怒、惱恨、嚷鬧、毀謗,和一切的惡毒都要從你們中間除掉。32要仁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1-32)
我們饒恕,就是朝向復原努力。我們記得那位首先饒恕我們的,那位創造主看見我們,也看見我們最大和最嚴重的錯誤,卻仍然愛我們。神饒恕我們,即使面對巨大的痛苦,耶穌卻在十架上呼喊:「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路加福音23:34)
我們已得著饒恕,沒有任何錯誤會令神拒絕醫治;錯誤不能界定我們是誰,只有耶穌的愛可以。以弗所書第四章呼籲我們邁向合一,因為我們都是神愛所聯合的,也領受從神而來的饒恕。
「2聽禱告的主啊,凡有血肉之軀的都要來就你。3罪孽勝了我;至於我們的過犯,你都要赦免。」(詩篇65:2-3)
醫治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無論傷口料理得有多妥善,仍然可以留下疤痕。不過安慰的是,當下的傷痛不一定是永久的,我們可以透過饒恕,走出新的道路,也可以投入耶穌邀請我們參與的愛的工作,從中得著復原。阿們。
撰寫:Emma Tweitmann
攝影:Evie Shaffer
翻譯:Rita P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