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創作障礙,學習重新開始

思考創作的具體步驟,以及開始創作過程的聖經框架。
創作藝術,的確是大膽和勇敢的行動。創造作品並將你的一部份投入其中,絕對不是小事。我們仿效創造主,製造反映我們生活的東西。這是所謂的愛,但卻很難做到。
說到追求藝術的障礙時,我們也會談到勇敢的意思;除了勇氣之外,我們必須思考謙卑的問題。創作有意義的藝術,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生活、工作和過程保持謙卑。如果我們缺少謙卑的態度,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會使我們不知所措,我們也會放棄創作的呼召,轉而製造代價較低的作品。
可能這就是耶穌對門徒這樣說的原因,「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我們要有勇氣面對這樣的死亡,並在這樣的死亡中,擁抱無限的生活。我們裡面有許多創意夢想的麥子,只要我們保持謙虛,這些麥子都會結出子粒。
所有創作者都會面對障礙,以下三個障礙特別值得留意,我們也可以從中反思怎樣跨越。
我必須完美
生而為人,我們給自己的壓力,實在一言難盡。有時,我們以為自己需要成為神,才能令生活發生美好和有價值的事。
對於藝術家來說,追求完美看似是自我陶醉的生活,而委身追求完美的態度似乎容易破壞關係。用心改善確實是一件好事,但認為這樣投入能使我們不受痛苦,卻是另一回事。
我們不是完美的人,蒙基督帶進神慈愛的臨在之中,由這裡開始製造、創作和創新。
作品必須完美
有時,放手、完成的時候到了,就要繼續前進。我們總是在同一個項目上來來回回,扼殺了創意的流動。如果我們不願完成手上的計劃、戲劇或詩作,就無法開始其他新的計劃。
我們製造的一切,都不是為了追求完美。誠實、有創意的混亂,總好過不斷雕琢卻無法與世界分享的東西。
信息必須完美
發揮創意的一大障礙,就是創作者強行為作品加入信息。借用詩人雨果(Richard Hugo)的說法,就是以「秋雨」為題的詩作,最好不是說秋雨的。
當我們決定信息的內容,並嘗試反過來為藝術作品添加信息時,就會在創作過程失去重要的東西。這樣的做法,與創作時具有生成力量的方法相反。
神的模式是開放的,他請亞當為動物命名的時候,容許可能性出現,真正創意的選擇也是存在的。神沒有要求亞當依照一套核心原則來命名,反而,他「用泥土造了野地各樣的走獸和天空各樣的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動物,那就是牠的名字。」(創2)在《創世記》2章對於創作的願景中,我們看見開放的特質。真實的東西會在過程出現,但真理卻不能勉強。我們的藝術作品肯定能表現真實,但若我們勉強將信息放進其中,所創作的就不再是藝術,最終更會成為宣傳。
我們表達信息的方法很混亂,因為我們本身就很混亂。「愛你的鄰舍」是不錯的出發點,但若我們覺得自己必須將作品帶回這個主題,那就扼殺了從心出發去創造新事物的可能性。順其自然,容許作品活出自己的生命吧。
…
創作藝術是勇敢的行動,結果沒有甚麼保證,我們也不知道將怎樣解決。我們無法控制途上的障礙,只能控制自己如何面對。或者,就像詩人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寫道:「最重要是你走過烈火時走得多好。」
我們想到選擇面對障礙的時刻,不妨記得托爾金(J. R. R. Tolkien)在小說《哈比人》(The Hobbit)中的人物比爾博‧巴金斯(Bilbo Baggins):
「聲音也開始在他的耳內跳動,如同大鍋上疾馳,混合著隆隆的聲音,就像一隻巨大的貓咪發出呼嚕。這聲音在他面前的紅色光芒中,變成某種巨型動物沉睡的鼾聲。
這時,比爾博停下來了。從這裡開始,他做了最勇敢的事;後來發生的一切大事,都不足比較。他在看到那等待著他的巨大危險之前,獨自在隧道中參與真正的戰鬥。」
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走向那些看似會使我們死亡的——不是掙扎,不是戰鬥,也不是製造的過程,而是我們清楚看見,繼續前進可能會壓垮我們,卻仍然決心前行。
我們追求藝術時,會得著勇氣去面對死亡、失敗和勇氣,勇往直前,向著似乎不可能的事努力,並知道練習藝術就是練習復活,一次又一次的。阿們。
撰寫:Geoff Gentry
攝影:Bryan Ye-Chung
翻譯:Rita P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