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恐懼的聲勢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約翰福音》14章27節
世界充滿不安,恐懼顯然易見;社會急速變化,恐懼有其道理。每次渡過難關之後,都總有新的問題需要關注,也有新的擔憂需要招架。恐懼是騙人的同伴,我們聽信一次慌言,突然卻像面對猛獸一樣。為甚麼恐懼如此強大?一方面,恐懼那份難以控制的力量,不是來自邏輯,而是來自聲勢;如果恐懼不能靠理性好好成長,就會抓住我們的注意力,透過我們不辨是非的激烈反應來滋生。恐懼也會透過理性的聲音掩飾自己,讓我們覺得,無論恐懼離真相多遠,聆聽其他聲音都是愚蠢的。恐懼的聲量擴至最大,我們的心思和頭腦已無法找到靜音按鈕。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可以回想耶穌預備升天,離開人間的時刻。那時,他賜給我們一個強大的解決方法,能平息所有衝擊門徒的恐懼。他為他們留下平安——這份神聖的禮物。耶穌離開,使門徒心驚膽顫;但他向他們保證,雖然以後未能以肉身同行,但卻不會缺席。的確,基督坐到配得的寶座時,就是聖靈帶來安慰的最佳時機。他將自己放在人類的心裡,在面對考驗,人心最感不安的時候,帶來屬神的安寧。耶穌的肉身離開了,但卻仍然同在;雖然不能看見,卻仍然靠近,安撫眾人藏在靈魂深處的混亂。
這樣對我們來說,有甚麼意義?聖靈的禮物不止在過去幫助門徒,也一直積極熱切,向神的子民傾注平安;直到如今,聖靈仍然以歷久常新的方式,揭示神不能眼見的同在。無論今日還是每日,我們也可以自由與這位幫助者和諧生活——他不止想安慰我們,更想與我們交流團契。我們在基督裡體會真正的平安,恐懼就再沒空間駐足留守。
默想這個應許,我們也會記起神的同在,帶來無與倫比的平安。如果神的同在就是平安,而平安環繞著神的同在;那當恐懼出現時,我們確信自己可以依靠這份屬神的保護,是該有多好呢?其實,耶穌在《約翰福音》14章27節賜下禮物,遠遠比這樣更多。這份平安,是沙龍的平安,將我們生命的核心放到造物主之上。這份平安是永在的平靜,不會耗盡,不會不再安慰;這份平安,超越所有世人的理解,同樣屬於所有祈求的人。
同時,世界給予的和平看似吸引,但卻是不可靠的。世界的和平願景,只知道如何提供暫時的滿足,是膚淺短暫的,使我們的心比之前更加空虛。我們習慣了這種短暫的和平和安慰,隨季節轉換;當我們知道事情不能避免時,這種平靜可能會與恐懼交織。
我們細聽來自擔憂的耳語,所能聽到的,有時只有恐懼;感到恐懼,的確是自然的事。神知道人類會面對這樣的情況,也知道這個情況十分普遍,所以耶穌在《約翰福音》16章33節鼓勵門徒:「我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使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要有勇氣,我已經勝過世界。」要有勇氣,代表我們依靠這位創造主,知道生命的黑暗無法控制我們,恐懼也不能如此。在恐懼似乎勝過世界的時候,讓我們記住基督已勝過整個世界,並主動和積極恢復世界。即使恐懼的怒吼四面環繞,這位和平之君,仍然在我們經歷的每個危機中,與我們同在。
若我們容許神同在的靜默,震破恐懼的聲勢,會是怎樣的?願我們好好依靠神所賜下的平安,阿們。
撰寫:Alexis Ragan
攝影:Marek Piwnicki
翻譯:Rita P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