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生命

連繫物質生活與靈性—尋索整全生命的意義。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 神,又要愛鄰如己。」—路加福音 (10:27)
耶穌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我們可以以身體與心靈—想法、意志和情感—去愛主。耶穌告訴我們整全的重要性—將生命所有的部份一同去愛創造我們的那一位。
我們一直活在一個分離的文化:忙碌的生活,心靈好像離開了,變成自動駕駛模式,身體只像一個運送工具負責帶我們到下一個目的地。世界分開了。在這日常生活之中的事物都失去了色彩和生命力,生活變得無價值而不是充滿奇妙。與此同時,我們的靈魂卻餓着,而我們卻從未察覺。
我們的生活與習慣必須具有創意,來讓自己更徹底地變得整全,也必須以我們這個人的每一處去愛衪。讓我們不斷從那永生泉源當中汲取(約翰福音四章),並結合我們人類的經驗,好使聖靈成為我們的嚮導,以照顧我們那不可少的內在需要。
整全的意思是向神降服及並讓祂進入你的所有。這代表着要小心觀察有甚麼事助長了我們分離的狀態,更重要是留意着滋養我們靈魂的事物。我們必須學會停下來並問自己:我們怎能竟然走到忽視神的美的這一步?我們又如何讓神使那些曾被我們忽略的部份重新變得完全?
我們的確有普遍生理上的需要,譬如健康的飲食、做運動、曬太陽、享受大自然的時間、規律的作息。我們需要經常放慢和深呼吸,並在茁壯的群體裏活在當下。當我們進行這些實際行動,我們感受到喜樂。在科學上,當心靈感受到快樂,細胞會得到修復,身體也會釋出具有治癒能力的荷爾蒙,如「催產素」﹙Oxytocin﹚。這些都是好東西,但我們不可以只停留在此。
在我們裏面,有一種不間斷的、隱藏而出自內心深處的體驗,就在那些我們消化中、感受中的、理解中的事情當中—神的靈在這些體驗中一直動工。所有的體驗,不論是生理上或靈性上的事情,都甚少被我們有意識地整合。
我們有時活在一個支離破碎的狀態,這是因為我們大部份時間都只專注在外表,例如是我們的行為,工作,衣着打扮和我們的出產力。我們脫離內心世界,遺下這遍又乾旱又荒蕪的心田。
我們的救主就是一個能將自身體驗完整地貫穿起來的例子。他的身體曾經勞累過,又在院子裏流出汗血、為拉撒路落淚、在曠野面對飢餓。耶穌擁抱着生之為人的生理狀態,並視這些為訊號,決意以休息、自省和跟神契合成為首要的事情。
認識我們的身體可以帶領我們到一個更好的屬靈健康。而屬靈的健康也能反過來帶給我們所需要的、在情緒上和心理上的養分。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每個人都渴望着屬靈的食糧。即使在旁的人只為容易實現的目標而安頓下來,我們必須要尋找真正的養分。
作為一個創作人,與我們的經歷連繫起來—不論痛苦與喜樂—都為我們的一舉一動和創作帶來完整性。這份整全的神聖藝術需要緩緩的自我導向、表達和實踐。我們提醒自己,這奇妙的事情當中蘊含着那珍貴的—就是神那賜予生命的靈。當我們在朝向整全的路上進發,發現之旅便開始。連結啟動了。身、心、靈連成一線。我們開始感覺到一些以前從未察覺的東西,並且在屬靈層面上,在那更深之處的事物慢慢甦醒。那喚醒我們靈魂的,也喚醒我們整個人。
當我們察覺自己的改變並將之連結到我們所創造的,我們的創意實踐也變得整全了。我們可以看清這些創意是怎樣的,也同時看清他們應該要是怎樣的。我們的藝術就此走上那成聖之旅。
這世界—並那關乎創意的召命—都需要我們成為整全。它在呼喚我們走得更深,走到那「有衪神聖同在」的內在需要。我們越發被呼召去創造,我們越要在我們全人裏加深對神的認識。
「向外的旅程帶你走得越遠,向內的旅程就必須越深。」盧雲 (Henri Nouwen)
撰寫及攝影: Evie Shaffer




